金門舊名浯洲,又有仙洲、浯江、滄浯等名;洪武二十一年(1388年),江夏侯周德興築千戶所城,以其「固若金湯,雄鎮海門」,得名「金門」。金門擁有豐富的文化資產,小小的島嶼上共有8處國定古蹟、66處縣定古蹟,漫步在金門時,抬頭便可看見閩南建築風格的古厝或是巴洛克式洋樓,不僅如此,經歷古寧頭戰役、八二三砲戰等大小戰役洗禮的金門,留下非常多的軍事堡壘、歷史文物與戰役遺跡,值得您一一前來拜訪。
行程介紹
第1天 | 第一天 松山機場集合辦理登機手續→搭乘國內航班前往金門 |
---|

金門民俗文化村
山後民俗文化村,也是當地俗稱十八間,為十八棟閩南古厝組成的聚落,是清光緒二年(1876年)旅日僑領王氏父子建造給族人居住的華屋,包括16棟二落大厝,一棟三落大厝與一棟王氏宗祠,來自唐山師傅施工建造,而後於民國68年改建成現金的文化村,至今古厝仍保有原貌,為金門傳統建築代表,
特別說明 |
- 馬山喊話站~獅山砲陣地~民俗文化村~后扁(船型堡E-037據點)~碧山睿友學校~陽翟-軍中樂園拍片場景~歷史文物館~晚餐後1930時自由前至總兵署參加夜間導覽馬山,距對岸的角嶼僅2,100公尺,退潮時更只有1,800公尺,是金廈兩岸最靠近的據點,在過去是觀測對岸海上活動的軍事要塞,有「天下第一哨」之稱。
- 獅山砲陣地,全國罕見的全坑道式榴砲陣地,其所部屬由美國所製造的八吋榴砲,在「八二三」砲戰後期揚威戰場,發揮扭轉戰局的功效。
- 山後民俗文化村,也是當地俗稱十八間,為十八棟閩南古厝組成的聚落,是清光緒二年(1876年)旅日僑領王氏父子建造給族人居住的華屋,包括16棟二落大厝,一棟三落大厝與一棟王氏宗祠,來自唐山師傅施工建造,而後於民國68年改建成現金的文化村,至今古厝仍保有原貌,為金門傳統建築代表,
- 船型堡,位於金沙后扁湖山灣海濱,堡高三層,地下有坑道連接左右側伏地堡,因碉堡外觀宛如一艘戰艦而得名,又被稱作「湖山堡」。
- 睿友學校,為赴新加坡發展的陳睿友先生發跡後,委託同宗陳德幸先生在碧山故里興建睿友學校,校園佔地20公畝,招募周邊聚落子弟免費就學,造福鄉梓。現為碧山東店社區營造協會經營,規劃為藝文展示空間,
- 陽翟老街,同時也是軍中樂園拍攝場景,陽翟老街在過去有金門小西門的稱號。
- 建功嶼,位於金城南門的浯江溪口,面積約500平方公尺,又名董嶼、珠嶼、鰲嶼,是金門本島與烈嶼之間海面的衛哨,一嶼堅守如砥柱中流,「建功砥柱」因此得名。
- 歇歇腳、喝口茶,來到了金門獨有香酥的特產『貢糖』品嚐小品,經過多年的研發,金門貢糖已有高達十幾種的口味唷!
|
---|
早餐敬請自理
午餐山西拌麵 每桌3000元
晚餐全福樓 每桌5000元
住宿海福飯店 或 同級
第2天 | 第二天 國家公園簡報影片(認識金門)~瓊林古厝、宗祠、自衛隊展示館、坑道~植物園影片、老兵故事館~太武山健行(太武公墓上山、屏東下山)~復國墩-壁畫海景~料羅南石滬公園-喊泉~金湖九宮格-太湖斑馬線~八二三戰史館~余大維紀念館~迎賓館~昇恆昌免稅店~金城坑道 |
---|

毋忘在莒
太武山別稱「仙山」,到處為嶙峋蒼勁的花崗岩石,沿著為紀念對金門有卓越獻而命名的玉章路爬上,可以清晰的瞭望金門全島的外貌,沿途經過〈鄭成功奕祺處〉,可以觀看其鎮守與練兵之處;再經過金門最著名的地標,由先總統 蔣公所親自題字的〈毋忘在莒勒石〉,高十餘丈,字跡勁拔,氣勢雄偉,意在期勉刻苦自立。

芎林坑道
全長1,355公尺的瓊林戰鬥坑道,是金門規模最大的民防坑道,錯綜複雜的坑道密佈於瓊林村的地底下,共有12個出入口,連接著村中的重要建築物,也可通往村外的機槍堡射口。
特別說明 |
- 【瓊林】,居民以蔡姓為主,這裡是金門規模最大的古厝聚落。過去因為人才輩出,仕途上有輝煌的成就,明熹宗御賜里名為「瓊林」,在當時只要有人中進士,就會 建 造一座宗祠,所以在瓊林大大小小的宗祠就有6座之多,號稱「七座八祠」,可說是金門島上宗祠最多的聚落。繼續閱讀
- 【特約茶室展史館】在民國38年大批的國軍退守金門後,島上聚集了大量的單身軍人,逐漸衍生出許多感情糾紛,甚至發生駐軍強暴婦女的案件。為了要解決這樣的問 題,金門在民國40年代設立第一座「軍中樂園」,爾後改名為特約茶室,供軍人消費之用;特約茶室展示館即是利用原有之「小徑特約茶室」的空間,陳展這一段歷 史。
- 【太武山健行之旅】太武山別稱「仙山」,到處為嶙峋蒼勁的花崗岩石,沿著為紀念對金門有卓越獻而命名的玉章路爬上,可以清晰的瞭望金門全島的外貌,沿途經過〈鄭成功奕祺處〉,可以觀看其鎮守與練兵之處;再經過金門最著名的地標,由先總統 蔣公所親自題字的〈毋忘在莒勒石〉,高十餘丈,字跡勁拔,氣勢雄偉,意在期 勉刻苦自立。
- 【復國墩】是金門著名的漁港,許多在地人及觀光客都會專程到此大啖海鮮!現在往復國墩漁港方向有一大面圍牆上出現豐富多樣的海洋生物!
- 【八二三戰史館】建於民國78年,翠瓦朱樑,雪白花崗岩牆圍砌,是一幢雄偉壯麗的仿古建築。館內以燈箱、多媒體、紀錄片,呈現八二三砲戰的相關歷史與文物;園 內的【榕園】是百年古榕區,民間有「人丁不滿百、京官三十六」的傳說,內有「慰盧」。
- 【迎賓館】位於太武山南雄山麓,為深入花崗岩體的坑道賓館,是金門戰地政務時代最著名的外賓接待所,於1980年完工,被稱為「地下希爾頓飯店」。迎賓館二樓以「勞軍」為主題,展示了鄧麗君前來金門勞軍的照片及影片,不要錯過館內撥放的「君在前哨」紀錄片,帶你看見鄧麗君小姐「軍中情人」稱號是從何而來!
|
---|
早餐飯店內早餐
午餐新天地 每桌5000元
晚餐牛家莊 每桌5000元
住宿海福花園飯店 或 同級
第3天 | 第三天 水頭碼頭~九宮遊客中心~四維坑道~勝利門~湖下彩繪~八達樓子~烈嶼文物館~南山頭營區~沙溪堡~烈女廟~雙口海灘~湖井頭戰史館~貓空石海岸~ 鐵漢堡-勇士堡(地雷展示館)~后麟靶場~將軍堡~晚餐~返回大金門 搭乘交通船約10~15分鐘即可抵達小金門九宮碼頭, |
---|

鐵漢堡M42防砲車
鐵漢堡佔地約4,500平方公尺,外牆為仿城牆,高約5公尺,把堡壘與外界完全阻隔,一進入鐵漢堡景區,便會先與一部M42防砲車打照面,高挑的城牆阻隔了碉堡內的景象,大門上鑲著「鐵漢堡」紅字,堡壘體驗就從此開始。
鐵漢堡大門
鐵漢堡佔地約4,500平方公尺,外牆為仿城牆,高約5公尺,把堡壘與外界完全阻隔,一進入鐵漢堡景區,便會先與一部M42防砲車打照面,高挑的城牆阻隔了碉堡內的景象,大門上鑲著「鐵漢堡」紅字,堡壘體驗就從此開始。


古寧頭
古寧頭舊稱「古龍頭」,位於金門西北角,是由北山、南山、林厝3個村落組合而成,為西元1949年古寧頭戰役的主戰場,居民主要的姓氏為李,因此隨處可見聚落民居的門楣上有著「隴西衍派」的堂號。
特別說明 |
- 【四維坑道】完工於民國54年,當時是拿來用作戰時人員、物資的運輸,和大金門的翟山坑道相對望。走在四維坑道內,摸著一鑿鑿的痕跡,可以明顯感受當時開挖軍 人的艱辛,同時,也算是一個難得的機會,走進山洞中觀察金門花崗岩的節理。
- 【勝利門】是一座白色圓拱型建築物,地點位於小金門湖下村的路口,之前是砲彈造型的八二三抗戰紀念碑,為了紀念當年在八二三砲戰國軍勇敢抗戰26萬餘發砲彈的 凶猛攻擊後所取得的光榮勝戰而打造。
- 【八達樓子】,在烈嶼九井路與八青路交會的圓環,樓頂上塑有7位分據四方成備戰姿態,手握手榴彈或機關槍的英勇戰士雕像,這是為了紀念1933年抗日戰爭中,駐 守 在長城古北口死守隘口,殺敵數百人之後壯烈犧牲,成功完成任務的7位勇士而建。
- 【南山頭四營區】,是烈嶼最南端的海岸軍事據點,營區內有2座砲堡、7座地下射口碉堡、與1座指揮所,坑道也是不容錯過的一環,深達3層樓,動線與結構都是金門 眾多坑道中少見的。
- 【沙溪堡】位於青岐村外的岬角上,主要是由花崗片麻岩及花崗岩混合而成,從南山頭角度觀看,像極了鳥嘴,所以又稱為「鳳嘴」。
- 【烈女廟】是香火最盛的廟宇之一!烈女廟位在烈嶼的西南端青岐村,又稱王仙姑廟。
- 【雙口海岸】距離廈門僅約6公里,是金門距離廈門島最近的海灘,也是昔日雙口村民橫渡廈門之渡船處。
- 【湖井頭戰史館】建於民國78年,館內記載了八二三、九三數次戰役,國軍奮勇殺敵的記錄、圖片、戰方遺留下的武器,湖井頭戰史館展示大廳分為兩個展區。
- 【貓空石海岸】烈嶼北側海岸在埔頭附近至黃厝一帶的灘頭上,滿佈著一群紅色、蜂窩狀的岩石,此即富含鐵質結核的岩石,由於岩石上有許多孔洞,俗稱「貓空」, 當 地人稱「貓公石」。
- 【鐵漢堡-勇士堡】勇士堡與鐵漢堡之間有地下坑道相通,碉堡外圍有3米深的戰車壕,進出全靠一座小橋;堡內四通八達的坑道連接各機槍陣地及砲陣地,並有彈藥 庫、中山室與寢室等狹窄隔間,足以想像昔日阿兵哥的生活起居;地面通道保留了反共殺敵的標語,見證著兩方對峙的一段歷史,通道盡頭的高台可欣賞美麗的海上 風 光。
- 【將軍堡】八二三砲戰期間,蔣經國先生在猛烈戰火攻擊的情況下由王昇、柯遠芬兩位將軍冒死護送,乘船來到前線與堅守此地的少將研議戰況,創造日後的勝利。為 了紀念艱困環境下日夜防守,不畏危險的軍人,因此得名為將軍堡。
|
---|
早餐飯店內早餐
午餐小金門三層樓芋頭餐 每桌3000元
晚餐小金門海園餐廳 每桌5000元
住宿海福花園飯店 或 同級
第4天 | 第四天 小徑特約茶室展示館~陳景蘭洋樓~成功坑道~古寧頭和平公園-和平鐘、石蚵展覽館及影片~古寧頭戰史館~北山播音牆~車觀北山共軍指揮所~雙鯉濕地~慈堤三角堡(看夕陽及冬候鳥-鸕鶿歸巢)~晚餐後自由前往金城購物 |
---|

陳景蘭洋樓
金門旅居新加坡僑商陳景蘭於公元1921年興建的洋樓宅第,也是金門規模最大的一棟洋樓,是金門華僑回鄉興建「番仔樓」代表作。淨白色的外觀讓陳景蘭洋樓多添了些洋味,精緻的雕花與對稱拱門,猶如西洋建築的工法。

莒光樓
莒光樓的造型概念,源自於古典建築的做法,但具新意的比例調整與形式轉化,使得整座建築呈現雄渾的氣勢。莒光樓曾作為中華民國郵票的圖案,發行版色甚多,隨著郵票傳佈全球,馳名國內外,更是許多國內外賓客訪金的第一站,與「毋忘在莒」勒石同樣成為戰地金門著名的地標性建築,是戰地金門最著名的地標。

翟山坑道
為一A字型戰備水道,總長約357公尺,民國五十二年為因應戰爭所需而開挖,耗時三年才完成,戰時供登陸小艇搶灘運補用,坑內並有停靠碼頭。一進入坑道內即可感受它的震撼力。

小金門
「小金門」則是近代之俗稱,以金門本島為大金門,烈嶼較小,故稱「小金門」,?是以其面積大小來稱呼。 烈嶼鄉風景名勝羅列,有九宮坑道、八達樓子、沙溪堡等 ...
特別說明 |
- 【陳景蘭洋樓】金門旅居新加坡僑商陳景蘭於公元1921年興建的洋樓宅第,也是金門規模最大的一棟洋樓,是金門華僑回鄉興建「番仔樓」代表作。淨白色的外觀讓 陳 景蘭洋樓多添了些洋味,精緻的雕花與對稱拱門,猶如西洋建 築的工法。位於金門島中部的
- 【成功坑道】成功坑道為一座真實的軍用海防坑道,以花崗岩為主的地下坑道,設有五七戰防砲三座、九○高砲乙座,及機槍射口多處,過去是由軍方戍守及監控金門 南方海域安全;為戰地政務時期的民防自衛坑道,內部還保留民 防指揮所。
- 【古寧頭戰史館】館內環掛十二幅描繪大戰戰況的油畫,敘述國共在古寧頭一帶浴血激戰,經歷56小時,國軍火燒匪船、肉搏巷戰,殲滅並俘虜7千餘匪軍,史稱「古寧 頭大捷」。這是國軍退守台海,由敗而勝、以弱抵強的轉捩 點,奠定台海對峙的局勢。
- 【北山播音牆】,與馬山觀測所的馬山播音站,同為金門戰地時期用來喊話打「心理戰」的前線,用國語、閩南語廣播新聞、宣傳、評論、招降等訊息。
- 【北山共軍指揮所】在古寧頭戰役中,曾一度淪陷為共軍指揮所,共軍在村內進行巷戰肉搏,頑強抵抗國軍反擊。古洋樓牆垣也因此殘留千瘡百孔的彈痕,顯示當年戰 況慘烈。
- 【慈湖三角堡】慈湖三角堡位在慈湖海岸區域內,碉堡四周挖掘了壕溝作為防護,海灘邊使用鐵絲網圍成雷區,三角堡具有堅固的造型和迷彩外觀,堡裡是駐軍住宿和執 行任務的生活區。
|
---|
早餐飯店內早餐
午餐成功祐昇鍋貼 每桌3500元
晚餐記德餐廳 每桌5000元
住宿海福花園飯店 或 同級
第5天 | 松山機場集合辦理登機手續→搭乘國內航班前往金門 馬山喊話站~獅山砲陣地~民俗文化村~后扁(船型堡E-037據點)~碧山睿友學校~陽翟-軍中樂園拍片場景~歷史文物館 搭華信航空AE001 10:00起飛/10:50抵達 |
---|

今日行程摘要:
獅山砲陣地,在「八二三」砲戰後期揚威戰場。
山後民俗文化村,十八棟閩南古厝組成的聚落,為金門傳統建築代表,
船型堡,外觀宛如一艘戰艦而得名,又被稱作「湖山堡」。
睿友學校,為赴新加坡發展的陳睿友先生在碧山故里興建,現為碧山東店社區營造協會經營.
陽翟老街,是軍中樂園拍攝場景,有金門小西門的稱號。
建功嶼,位於浯江溪口,又名董嶼、珠嶼、鰲嶼,是金門本島與烈嶼之間海面的衛哨。
歇歇腳、喝口茶,來到了金門獨有香酥的特產『貢糖』品嚐小品,經過多年的研發,金門貢糖已有高達十幾種的口味唷!
晚餐後1930時自由前至總兵署參加夜間導覽馬山,距對岸的角嶼僅2,100公尺,退潮時更只有1,800公尺,是金廈兩岸最靠近的據點,在過去是觀測對岸海上活動的軍事要塞,有「天下第一哨」之稱。
早餐
午餐
晚餐
住宿
出團日期/費用